導言:1月21日,易到大股東韜蘊資本公開發布《關于向全社會公開出讓易到股權的聲明》,稱難以再向易到進行持續性投入,愿意以低于從樂視及賈躍亭處的獲取成本全部或部分轉讓易到股權。對此,易到用車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韜蘊資本的聲明我們暫不置評”。
韜蘊資本與樂視之間的糾葛進一步蔓延。1月21日,易到大股東韜蘊資本公開發布《關于向全社會公開出讓易到股權的聲明》,稱難以再向易到進行持續性投入,愿意以低于從樂視及賈躍亭處的獲取成本全部或部分轉讓易到股權。對此,易到用車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韜蘊資本的聲明我們暫不置評”。
韜蘊資本在聲明中稱:“2017年6月份,韜蘊資本從樂視及賈躍亭處接手易到股份,中間固然有眾多錯綜復雜的原因,但其中兩個最重要的核心點是:賈躍亭承諾易到整體負債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以及中泰創展通過易到提供給樂視的14億元欠款無需我方承擔。因此,我司在2017年6月30日向易到提供首批6.3億元款項,用于解決司機提現問題。”
韜蘊資本稱,截至2018年12月份,對比初始值,韜蘊資本幫助易到降低負債近30億元、降低用戶余額近12億元、提升凈資產26億元。此外,易到現有34億元負債中28億元為韜蘊資本向易到的墊款,實際上韜蘊資本在接手易到不到兩年的時間解決了近60億元債務問題。
根據聲明中披露的易到資產負債變動情況顯示,易到2017年6月份總負債為63億元,用戶余額17.7億元,凈資產-47億元;2018年12月份總負債為34億元,用戶余額5.9億元,凈資產為-21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韜蘊資本是樂視早期的投資方,從2014年開始先后投資了包括樂視移動、樂視體育、樂視影業、樂視汽車等在內的多個樂視項目。隨著樂視系債務危機爆發,2017年6月份,韜蘊資本通過子公司抵債方式從樂視手中接手易到用車,成為易到用車大股東,但韜蘊資本和樂視之間的債務糾紛并未就此了結。
2018年12月份,韜蘊資本CEO溫曉東發文稱,美國東加勒比最高法院作出判決,支持韜蘊資本提出的通過賈躍亭及他名下的不同層次的離岸公司,凍結賈躍亭在FF的股份的申訴。而后樂視控股發布聲明,將與韜蘊資本之間的矛盾公開化。
樂視控股在公開聲明中表示:“樂視控股和韜蘊資本之間存在一系列數額巨大的經濟糾紛,而非韜蘊資本所說的單方面欠賬問題。在樂視與韜蘊資本達成收購易到的交易協議之后,韜蘊資本至今并未向樂視方支付任何交易對價以及完成抵債等協議約定的義務,導致了涉及金額幾十億元的經濟糾紛,對此我們已準備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在樂視與韜蘊資本達成收購易到的交易過程中,韜蘊資本CEO溫曉東有涉嫌欺詐行為。”
而與此同時,易到司機提現難的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2018年12月26日,易到車主端App發布通知稱,韜蘊資本已通過美國加州法院下發臨時限制令,凍結賈躍亭持有的FF33%股權及賈躍亭在加州的四處房產。預計春節前相關債務糾紛將得到解決,平臺也將于2019年1月25日開啟線上提現。在此期間,暫停線下提現。
如今春節臨近,韜蘊資本與樂視之間的債務糾紛顯然仍未解決,韜蘊資本試圖出讓股權抽身離場。“在近期整體融資市場不甚景氣的情況下,韜蘊資本亦難以再向易到進行持續性投入,我們認為未來網約車市場的參與者中很難有韜蘊資本的角色。”韜蘊資本在聲明中稱,易到目前開展業務城市100余個,擁有城市牌照60余個,數千萬注冊用戶,數百萬注冊司機,任何一個有志于網約車布局的企業將業務開展到這一規模需要近百億資金,現在韜蘊資本愿意以一半的價格出讓易到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韜蘊資本自身也面臨債權人追債。2018年12月11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向韜蘊資本下發消費限制令,因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對韜蘊資本采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韜蘊資本及其實際控制人溫曉東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限制消費令顯示,2018年11月20日,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申請執行韜蘊資本集團公證債權文書,韜蘊資本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易到“原本是樂視為了提升估值去融資而提高現金流的一個工具,韜蘊資本自以為撿便宜、蹭熱點接手,但樂視沒錢、賈躍亭沒信用,韜蘊資本踩了地雷、聰明反被聰明誤。易到的交易本來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社會和有關部門沒有義務為私人企業的不當決策兜底。目前網約車市場已進入寒冬,又有誰會愿意再來接盤易到?”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