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人集中亮相。
“2016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10日在南京舉辦。多位政府官員、院士專家表示,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但熱潮下更需冷思考,好戲還在后頭。對于行業未來,面向大眾消費的“可穿戴機器人”前景被廣泛看好。
中國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在會上呼吁,對服務機器人產業“保持警惕”。“ALPHA狗的表現,提高了人類對服務機器人的期望。目前,行業處于膨脹期,今后可能會因為技術瓶頸進入冷靜期。”
王衛明認為,急速擴張,讓這一行業存在盲目發展的“虛火”。
“高手下棋講究‘走一步看三步’,企業也必須眼光放遠,不斷‘苦練內功’與‘獨門絕技’。我們也期待中國企業中出現這一行業的巨頭。”王衛明說。
在機器人行業深耕33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同樣認為,服務機器人的序幕才剛拉開,建議各位不要心急,“好戲還在后頭”。
“相比工業機器人帶來的‘肉體解放’,服務機器人著眼于人類‘大腦和心靈’的解放,這是涉及千家萬戶的事情。”徐揚生認為,服務機器人擁有極廣闊的市場,前景不可限量。
徐揚生提出,服務機器人普及化的未來,在于“可穿戴”。
插上“翅膀”隨時起飛,將火箭汽車隨身“攜帶”……徐揚生描繪了服務機器人的未來:人類通過“可穿戴”的“口袋”設備,隨時“上天入地”,無障礙聯通全球。
服務機器人的未來,究竟是陷阱還是機遇?中國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陳小平教授以此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他認為,產-研通道不暢、需求技術錯配、過多重復成為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的三大瓶頸。企業必須解決過多聚集“熱門產品”研發,惡性價格戰等問題。
盡管困難重重,但對于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的未來,與會嘉賓一致表示看好。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認為,中國在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之后,也將成為全球最大服務機器人的市場。